|
導賞講稿 (華基樓 620-622、624室)
開場引言 「現在我們來到華基堂最早的堂址——華基樓 620 至 624 室。這裡雖然隱蔽,但卻是華基堂成⻑的重要起點。」 位置與環境 「華基樓位置隱蔽,當年很多人都不知道華基堂在哪裡。要找到它,必須走過公共圖書館旁的⼀條⻑⻑樓梯(當時沒有升降機),⼀直⾛到最底,轉右,才會看到⼀個不起眼的入口,這就是華基堂。」 堂址結構與使用 「華基堂當時佔用房署三個單位:620、621、622,後來再加上 624 室,共四個單位。中間的 623 室是公共通道,街坊可以經過這裡上樓梯去七樓平台,但在週末聚會時,教會也會靈活使用這個空間。」 崇拜與聚會情景 「主日崇拜主要在 621 室舉行,左右兩邊的 620 和 622 室會用電視直播,雖然每個單位只有約 300 呎,但加起來可以容納百多人,大家坐得非常緊密。左邊的 620 室還是音響控制室,今天的音響大師就是從這裡訓練出來的。 當時崇拜只有⼀部鋼琴,講道⾄少⼀⼩時,會眾全程坐定,因為要去洗⼿間非常不⽅便,這也讓大家學會了『忍耐』。崇拜後,621 室會變成團契練唱的地方,特別是堂慶時,大家⼀起練詩歌《當讚美聖⽗》和《耶穌奇妙的救恩》,要分四部來和唱,真的練到流眼淚,但在崇拜中合唱時,心靈被大大激勵。」 青少年活動與週末熱鬧 「當年的華基堂有兩個『法寶』吸引學生:乒乓球桌和康樂棋。很多學生因為打乒乓球而走進教會,由當年簡師⺟邀請他們參加團契。週六晚上是最熱鬧的時候,團契、慕道班、佈道聚會幾乎用盡所有空間,甚至延伸到外面的公園。星期日的主日學更是『遍地開花』,除了堂址,還會用六樓、七樓平台、天橋底,甚至會友家中。」 平日生活與學習 「平日晚上,華基堂也是學生的溫習天地,特別是考試季節,大家帶著書本來教會,溫習之餘還會⼀起祈禱、拿著結他唱詩歌互相勉勵。曾經因為華富邨出現『傻佬』,弟兄還會護送姊妹回家,這些都是當年的溫馨回憶。」 辦公室與圖書館 「624 室是教會辦公室,傳道人在這裡準備講章、整理程序表、處理文件,甚至貼郵票。這裡還是華基的圖書館,四周擺滿屬靈書籍,包括王明道文庫和巴克萊釋經書,成為信徒靈命成⻑的重要資源。」 空間雖小,恩典滿滿 「當時百多位會友,只有⼀個廁所,還在 624 室後面。如果急需,還要走到籃球場旁的公共廁所,但從來沒有人抱怨,因為大家彼此相愛。華基堂地方雖小,但信徒對信仰的追求卻非常認真,積極參與崇拜、祈禱會、傳福音,甚至舉辦 100 小時接力祈禱、清遠水災寒衣籌集、歌唱比賽、話劇比賽等活動,熱情滿滿。」 結語 「華基樓 620-624 室雖然隱蔽、簡陋,但卻是許多人遇見神、生命改變的地方。這裡承載了無數禱告、笑聲和眼淚,成為華基堂歷史中最珍貴的一章。」 👉華基樓 圖片集 |
|
延伸閱讀 👉一滴水 |
|
文稿︰華基樓 620-622、624室 (初稿) 華基樓嘅華基堂地點好隱蔽,在華富廣場,有麥記,有大快活嘅位置,就係唔知道華基堂在哪裏,在華富邨公共圖書館側的有一條長長的樓梯 (以前冇升降機),直落到最底轉右,就會見到一個隱蔽嘅入口位,落咗呢條樓梯就係華基堂。 華基堂當時佔房署三個單位分別係 620 621 622,後來又獲批 624 室,合共四個單位。623 室係咩地方呢? 原來係一個開放嘅公共空間,街坊可以行經 623 上樓梯去到平台,禮拜六日聚會嘅時候,623 室常常被使用,物盡其用。 當時主日崇拜,分別於 620, 621, 622 室舉行,其中 621 係主禮堂地點,左右兩邊房的會友, 就看電視直播,雖然每個單位得 300 呎,大家都坐得貼貼服服,加埋有百幾人一齊崇拜。左手邊 620 室就係音響擺放的位置,現今崇拜控制音響嘅大師,都係由呢個細細嘅 620 訓練出來。當時崇拜講道至少一小時,樂器就係只有一個琴,華基當時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當時崇拜有個 side effect 就係結出一個果子「忍耐」,崇拜嘅時候,大家坐足全場,沒有中途去洗手間,就算有需要,都要忍。因為要去廁所,真係勞師動眾。 當年華基堂崇拜時間,除了有聯團詩班獻詩,每個團契都會安排喺崇拜獻詩。所以,崇拜之後,621 室就成為團契練唱嘅場地,使用率好高。最深刻嘅係當年全部會友一齊練唱兩首詩歌,為華基堂嘅堂慶崇拜獻詩,兩首詩歌就係「當讚美聖父」同埋「耶穌奇妙的救恩」大家練得好辛苦,我要分四部來唱,真係練到有淚水。但當崇拜嘅時候一齊唱,又真係被聖靈激動。所以,現時在田灣崇拜時唱返呢兩首詩歌時,都會聽到台下會友分部唱和音。 當時的華基有兩個法寶,吸引唔少學生哥同青少年返嚟教會,你估係乜嘢? 就係「乒乓波枱」同埋「康樂棋」。當時好多學生返教會打乒乓波或者康樂棋,傳道人即係簡師母,就會接觸佢哋,引導佢哋返華基堂的聚會。當時嘅學生哥大部分係嚟自聖公會呂明才中學,灣仔維多利亞中學,中西區嘅培英,真係各從其類。 華基堂係星期六、日好旺場,特別係星期六晚,就係團契時間,當時有慕道團,佈道部,青年團契等等,差唔多用盡咗 620 至 624 室所有地方,甚至用埋出面公園仔,真係「夜繽紛」。而星期日,除咗崇拜之外,更加精彩係主日學,教會場地用盡咗之後,就去六樓、七樓平台、天橋底,真係遍地開花。甚至有時會友提供自己嘅住所上主日學。 平日晚上,華基也很熱鬧,很多團友吃過晚飯後,然後去華基做功課溫習,有些團友會「踢拖鞋」返教會,但隨時畀人鬧,休息時候,大家就拿起結他唱「齊唱新歌」非常文青。特別考試季節,就會變成難得溫習嘅地方,公眾假期也會開放。溫習時有祈禱,有唱歌勉勵,曾經華富邨出現「傻佬」,所以溫習到深夜時,兄弟會護送姊妹返屋企。 624 室係教會辦公室,傳道人工作嘅地方,無論準備崇拜講章、整理程序表、處理文件、準備主日學、信封貼郵票等等,都喺一張長長嘅檯完成。624 室亦係華基嘅圖書館,四周圍擺滿屬靈書籍,有高質素嘅書,例如 王明道文庫、巴克萊整套新嘅釋經書。 你可能問華基百多會友,有多少個廁所? 答案是只得一個,就在 624 室後邊,如有急需,可以行遠啲,就喺籃球場側面嘅公共廁所,但係從來冇發生廁所投訴,盡見愛心。 華基地方不大,設備簡單,但係大家對信仰非常認真和追求,積極投入教會和傳福音工作,等我做個盤點: 1. 當時話機只得三本詩歌集,紅色、藍色、綠色,加埋齊進新歌。我哋都會學習讚美。 2. 週三祈禱會,分組係隨機,所以會同長者、成年、青年同一組,一齊為教會祈禱。 3. 有歌唱比賽、獨唱和合唱,「華基好聲音」出了不少嘅歌王。 4. 有書籍話劇比賽,每個團契用話劇介紹一本書,最深刻係《陝西羚蹤》 (更多︰👉司務道信心行傳:《陝西羚蹤》、《荒原上》圖文典藏版、 👉試閱[pdf]) ,介紹一位女宣教士喺陝西嘅工作。 5. 100 小時接力祈禱,為教會復興 6. 每月都有大清潔,團友落手落腳去做, 7. 華基大旅行簡直係盛事。 8. 經典事件就係︰當年清遠水災,華基籌集寒衣比災民,結果大家好熱心,捐出嘅衣服堆滿教會,甚至要用貨櫃車運上清遠。 最後,華基雖然地方不大,又隱蔽,但卻很多機會遇見神,心靈得醫治,找到人生方向,結識朋友同埋知己嘅地方。就係因為地方唔大,你只需要喺華基企一陣,就可以認識其他團契嘅團友,仲有好多事奉機會,同其他團友一齊合作。地方細細,卻有神大大嘅祝福。 |
👆回頂
👉華富導賞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