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星期一

華基樓620-622、624室

導賞講稿 (華基樓 620-622、624室)

開場引言
  「現在我們來到華基堂最早的堂址——華基樓 620 至 624 室。這裡雖然隱蔽,但卻是華基堂成⻑的重要起點。」

位置與環境
  「華基樓位置隱蔽,當年很多人都不知道華基堂在哪裡。要找到它,必須走過公共圖書館旁的⼀條⻑⻑樓梯(當時沒有升降機),⼀直⾛到最底,轉右,才會看到⼀個不起眼的入口,這就是華基堂。」

堂址結構與使用
  「華基堂當時佔用房署三個單位:620、621、622,後來再加上 624 室,共四個單位。中間的 623 室是公共通道,街坊可以經過這裡上樓梯去七樓平台,但在週末聚會時,教會也會靈活使用這個空間。」

崇拜與聚會情景
  「主日崇拜主要在 621 室舉行,左右兩邊的 620 和 622 室會用電視直播,雖然每個單位只有約 300 呎,但加起來可以容納百多人,大家坐得非常緊密。左邊的 620 室還是音響控制室,今天的音響大師就是從這裡訓練出來的。
  當時崇拜只有⼀部鋼琴,講道⾄少⼀⼩時,會眾全程坐定,因為要去洗⼿間非常不⽅便,這也讓大家學會了『忍耐』。崇拜後,621 室會變成團契練唱的地方,特別是堂慶時,大家⼀起練詩歌《當讚美聖⽗》和《耶穌奇妙的救恩》,要分四部來和唱,真的練到流眼淚,但在崇拜中合唱時,心靈被大大激勵。」

青少年活動與週末熱鬧
  「當年的華基堂有兩個『法寶』吸引學生:乒乓球桌和康樂棋。很多學生因為打乒乓球而走進教會,由當年簡師⺟邀請他們參加團契。週六晚上是最熱鬧的時候,團契、慕道班、佈道聚會幾乎用盡所有空間,甚至延伸到外面的公園。星期日的主日學更是『遍地開花』,除了堂址,還會用六樓、七樓平台、天橋底,甚至會友家中。」

平日生活與學習
  「平日晚上,華基堂也是學生的溫習天地,特別是考試季節,大家帶著書本來教會,溫習之餘還會⼀起祈禱、拿著結他唱詩歌互相勉勵。曾經因為華富邨出現『傻佬』,弟兄還會護送姊妹回家,這些都是當年的溫馨回憶。」

辦公室與圖書館
  「624 室是教會辦公室,傳道人在這裡準備講章、整理程序表、處理文件,甚至貼郵票。這裡還是華基的圖書館,四周擺滿屬靈書籍,包括王明道文庫和巴克萊釋經書,成為信徒靈命成⻑的重要資源。」

空間雖小,恩典滿滿
  「當時百多位會友,只有⼀個廁所,還在 624 室後面。如果急需,還要走到籃球場旁的公共廁所,但從來沒有人抱怨,因為大家彼此相愛。華基堂地方雖小,但信徒對信仰的追求卻非常認真,積極參與崇拜、祈禱會、傳福音,甚至舉辦 100 小時接力祈禱、清遠水災寒衣籌集、歌唱比賽、話劇比賽等活動,熱情滿滿。」

結語
  「華基樓 620-624 室雖然隱蔽、簡陋,但卻是許多人遇見神、生命改變的地方。這裡承載了無數禱告、笑聲和眼淚,成為華基堂歷史中最珍貴的一章。」

👉華基樓 圖片集


延伸閱讀

👉一滴水

文稿︰華基樓 620-622、624室 (初稿)

  華基樓嘅華基堂地點好隱蔽,在華富廣場,有麥記,有大快活嘅位置,就係唔知道華基堂在哪裏,在華富邨公共圖書館側的有一條長長的樓梯 (以前冇升降機),直落到最底轉右,就會見到一個隱蔽嘅入口位,落咗呢條樓梯就係華基堂。

  華基堂當時佔房署三個單位分別係 620 621 622,後來又獲批 624 室,合共四個單位。623 室係咩地方呢? 原來係一個開放嘅公共空間,街坊可以行經 623 上樓梯去到平台,禮拜六日聚會嘅時候,623 室常常被使用,物盡其用。

  當時主日崇拜,分別於 620, 621, 622 室舉行,其中 621 係主禮堂地點,左右兩邊房的會友, 就看電視直播,雖然每個單位得 300 呎,大家都坐得貼貼服服,加埋有百幾人一齊崇拜。左手邊 620 室就係音響擺放的位置,現今崇拜控制音響嘅大師,都係由呢個細細嘅 620 訓練出來。當時崇拜講道至少一小時,樂器就係只有一個琴,華基當時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當時崇拜有個 side effect 就係結出一個果子「忍耐」,崇拜嘅時候,大家坐足全場,沒有中途去洗手間,就算有需要,都要忍。因為要去廁所,真係勞師動眾。

  當年華基堂崇拜時間,除了有聯團詩班獻詩,每個團契都會安排喺崇拜獻詩。所以,崇拜之後,621 室就成為團契練唱嘅場地,使用率好高。最深刻嘅係當年全部會友一齊練唱兩首詩歌,為華基堂嘅堂慶崇拜獻詩,兩首詩歌就係「當讚美聖父」同埋「耶穌奇妙的救恩」大家練得好辛苦,我要分四部來唱,真係練到有淚水。但當崇拜嘅時候一齊唱,又真係被聖靈激動。所以,現時在田灣崇拜時唱返呢兩首詩歌時,都會聽到台下會友分部唱和音。

  當時的華基有兩個法寶,吸引唔少學生哥同青少年返嚟教會,你估係乜嘢? 就係「乒乓波枱」同埋「康樂棋」。當時好多學生返教會打乒乓波或者康樂棋,傳道人即係簡師母,就會接觸佢哋,引導佢哋返華基堂的聚會。當時嘅學生哥大部分係嚟自聖公會呂明才中學,灣仔維多利亞中學,中西區嘅培英,真係各從其類。

  華基堂係星期六、日好旺場,特別係星期六晚,就係團契時間,當時有慕道團,佈道部,青年團契等等,差唔多用盡咗 620 至 624 室所有地方,甚至用埋出面公園仔,真係「夜繽紛」。而星期日,除咗崇拜之外,更加精彩係主日學,教會場地用盡咗之後,就去六樓、七樓平台、天橋底,真係遍地開花。甚至有時會友提供自己嘅住所上主日學。

  平日晚上,華基也很熱鬧,很多團友吃過晚飯後,然後去華基做功課溫習,有些團友會「踢拖鞋」返教會,但隨時畀人鬧,休息時候,大家就拿起結他唱「齊唱新歌」非常文青。特別考試季節,就會變成難得溫習嘅地方,公眾假期也會開放。溫習時有祈禱,有唱歌勉勵,曾經華富邨出現「傻佬」,所以溫習到深夜時,兄弟會護送姊妹返屋企。

  624 室係教會辦公室,傳道人工作嘅地方,無論準備崇拜講章、整理程序表、處理文件、準備主日學、信封貼郵票等等,都喺一張長長嘅檯完成。624 室亦係華基嘅圖書館,四周圍擺滿屬靈書籍,有高質素嘅書,例如 王明道文庫、巴克萊整套新嘅釋經書。

  你可能問華基百多會友,有多少個廁所? 答案是只得一個,就在 624 室後邊,如有急需,可以行遠啲,就喺籃球場側面嘅公共廁所,但係從來冇發生廁所投訴,盡見愛心。

  華基地方不大,設備簡單,但係大家對信仰非常認真和追求,積極投入教會和傳福音工作,等我做個盤點:
1. 當時話機只得三本詩歌集,紅色、藍色、綠色,加埋齊進新歌。我哋都會學習讚美。
2. 週三祈禱會,分組係隨機,所以會同長者、成年、青年同一組,一齊為教會祈禱。
3. 有歌唱比賽、獨唱和合唱,「華基好聲音」出了不少嘅歌王。
4. 有書籍話劇比賽,每個團契用話劇介紹一本書,最深刻係《陝西羚蹤》 (更多︰👉司務道信心行傳:《陝西羚蹤》、《荒原上》圖文典藏版👉試閱[pdf]) ,介紹一位女宣教士喺陝西嘅工作。
5. 100 小時接力祈禱,為教會復興
6. 每月都有大清潔,團友落手落腳去做,
7. 華基大旅行簡直係盛事。
8. 經典事件就係︰當年清遠水災,華基籌集寒衣比災民,結果大家好熱心,捐出嘅衣服堆滿教會,甚至要用貨櫃車運上清遠。

  最後,華基雖然地方不大,又隱蔽,但卻很多機會遇見神,心靈得醫治,找到人生方向,結識朋友同埋知己嘅地方。就係因為地方唔大,你只需要喺華基企一陣,就可以認識其他團契嘅團友,仲有好多事奉機會,同其他團友一齊合作。地方細細,卻有神大大嘅祝福。


👆回頂
👉華富導賞祈禱

華清樓 籃球場

導賞講稿 (華清樓 籃球場)

開場白
「⼤家好!現在我們來到華清樓,這裡不僅是華富邨的⼀部分,更是華基堂早期歷史的重要見證。接下來,我會和大家分享幾段與這個地方有關的故事。」

第一部分:華富邨的背景
「華富邨是香港第⼀個採⽤『市鎮中⼼』設計概念的公共屋邨,由著名建築師廖本懷設計,於 1967 年至 1978 年間分階段落成。這個屋邨設施非常完善,包括街市、商場、停車場、學校和圖書館,當年可說是非常先進的社區規劃。」

第二部分:華清樓的特色
「華清樓屬於華富(⼀)邨,是舊⻑型⼤廈,採⽤單邊設計,樓⾼約 14 層,每層約 34個單位,總共有大約 544 個單位。對很多居⺠來說,華清樓不只是居住的地⽅,更是⽣活與回憶的核心。」

第三部分:華基堂與華清樓的連結
「華基堂早期的聚會環境非常簡陋。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教會先在華富邨大禮堂聚會,後來才租用華基樓 620 至 622 室,之後再加上 624 室。不過,當時堂址裡面沒有自⼰的洗⼿間。⼤家聚會或同⼯辦公時,如果需要上廁所,就要⾛過華基樓⻑⻑的⾛廊,繞到球場邊,再下去華清樓地下的公用洗手間。風吹雨打都要去,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差不多二十年。」
補充趣事:「夜晚開完會,走廊黑沉沉,大家要結伴同行,有時還會邊走邊聊天壯膽。下雨天,鞋底啪嗒啪嗒響,去到華清樓地下還要排隊。雖然不方便,但這些經歷,今天回想起來,特別親切。後來教會終於有了自己的洗手間,大家心裡的喜悅難以形容,因為這不只是⽅便,⽽是教會⼀步⼀步成⻑的⾒證。」

第四部分:華富邨運動會與大合照
「華基堂早年還曾在華清樓的球場舉辦運動會,雖然年份已經無法確定,但那⼀天的情景深深留在⼈們⼼中。球場裡熱鬧非常,⼩孩奔跑,家⻑拍⼿吶喊,整個社區因這場運動會⽽連結在⼀起,成為屬於華富邨的『嘉年華』。
此外,每逢特別聚會或節日,華基堂的弟兄姊妹也會走到華清樓對出的球場集合拍大合照。相機快⾨⼀響,背景總有華清樓的⾝影,也留下了幾代居⺠與信徒的笑容。」

結語
「今天回望,華清樓不只是屋邨的⼀幢⼤廈,更是承載回憶的地⽅。運動會的歡笑聲、球場廁所的趣事、還有那⼀張張的⼤合照,都是屬於這個地⽅的獨特故事,也⾒證著華基堂在神恩典中的成⻑。」

👉華清樓 圖片集



圖片︰

👉「少年部競技日 於華清籃球場舉行(11/89)」
《三十週年感恩特刋》第41頁


👉「華基堂十週年成立感恩」
《泉 傳 全 (華基45周年)》(p.116)


👉1986年華基堂十七週年感恩崇拜後,於華清樓籃球場拍「大合照」
《三十週年感恩特刋》第57頁


👉拍「大合照」的位置

👉共享相冊「同行_華清樓」


文章︰

👉「終於有自己的洗手間」


文稿︰華清樓 籃球場 (初稿)

開場引言 華富邨
  華富邨 為香港首個採取「市鎮中心」設計概念的公共屋邨,由建築師廖本懷設計,於 1967 年至 1978 年間分階段落成,設施完善,包括街市、停車場、商場、學校及圖書館等。

  華清樓為華富(一)邨的一部分,屬於「舊長型大廈(單邊設計)」,是第 16 及 17 座樓宇,建成於 1968 年,樓高約 14 層,每層約 34 單位,樓宇共有約 544 單位 。

華清樓與華基堂的早年故事
  在華富邨的早期歲月裡,華清樓與附近的球場、教會,承載了不少社區的集體記憶。

華富邨運動會
  華基堂早年曾在此舉辦過運動會,雖然已經無法確定年份,但那一天的情景卻深深留在人們心中。球場裡熱鬧非常,小孩們奔跑、家長們在旁邊拍手吶喊,整個社區彷彿因這場運動會而連結在一起。對很多人來說,那是屬於華富邨的「嘉年華」,也是華清樓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華基堂早期設施
  還記得教會剛開始的日子,環境真係好簡陋。六十年代尾到七十年代初,我哋先喺華富邨大禮堂聚會,之後先有機會租到 620 至 622 室,再加埋 624 室。不過嗰陣堂址裡面係冇自己廁所㗎。平日同工喺房入面做事,或者大家返嚟聚會,有需要嘅時候,都要行出華基樓條長長嘅走廊,再兜到球場邊,落去華清樓地下嗰個公用洗手間。風吹雨打都係咁過,差唔多成二十年都係靠嗰度。
  嗰陣去廁所仲有好多趣事。夜晚開完會,要成班人一齊去,因為走廊黑沉沉,地下風又大,小朋友仲會邊行邊講笑話壯膽。有時落雨,條路濕淋淋,鞋底啪嗒啪嗒響,去到華清樓地下仲要排隊等。雖然唔方便,但而家諗返轉頭,嗰啲情景真係特別親切。
  所以到咗後來,教會終於有咗自己嘅洗手間,大家心裏面嗰份喜悅真係講唔出。記得當時有人仲講:「終於有自己嘅洗手間啦!」嗰句說話包含住好多年累積嘅感恩同堅持。其實唔淨係方便咗,而係見證住教會點樣一步一步喺恩典裏面成長。由華富閣開始,到田灣再慢慢改善,甚至加建更多設施,呢條路走得唔容易,但每一個細小嘅改變,都提醒我哋,神真係一直看顧呢間家。

華基堂大合照地點
  大合照則是另一個共同的回憶。每逢特別聚會或節日,華基堂的弟兄姊妹總會走到華清樓對出的球場集合。那裡空間開揚,可以讓所有人整齊排開。相機快門一響,畫面裡總有華清樓的身影,也留下了幾代居民與信徒的笑容。這些合照,不僅記錄了教會的成長,也默默寫下了華清樓在社區生活中的角色。

  今天回望,華清樓不只是屋邨的一幢大廈,更是居民回憶與情感的承載地。運動會的歡笑聲、球場廁所的趣事、還有那一張張的大合照,都是屬於這個地方的獨特故事。


👆回頂
👉華富導賞祈禱

華富閣

導賞講稿 (華富閣)

開場引言
  「現在我們來到華富閣,這裡對華基堂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地⽅,因為它是教會第⼀個屬於⾃⼰的物業,也是教會發展的⼀個新階段。」

背景介紹
  「華富閣位於華樂徑4號,由華懋發展,於1978年入伙,共有200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287至563平方呎。當華富閣落成時,華富邨已經10歲,而華基堂也成立了9年。」

華基堂進駐華富閣
  「1985年,華基堂16歲,以23萬元購買華富閣二樓1室,作為傳道人辦公室和祈禱室。這個單位有⼀個⻑型的廳、兩個辦公室,中間還有⼀個⼩祈禱室,只能容納⼀個⼈,關上⾨後就像⼀個密室,讓⼈聯想到《⾺太福⾳》6章6節:『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

擴展與崇拜場地
  「1988年,華基堂19歲,購買華富閣二樓4至6室,三個單位打通,成為主要的崇拜場地,樓價共88萬元。這裡舉行過主日崇拜、祈禱會、水禮、講座和感恩聚會。場地呈L 形,講台設在中間角位,兩邊可坐會眾,正廳和偏廳各有特色,詩班通常坐在偏廳。當時崇拜前,弟兄姊妹要先開凳、排椅,預備場地,祈禱會還會用跪墊。」
其他發展
• 1992年:購置華富閣3室,作幼兒級和青成級主日學場地。
• 1994年:購置華富閣8C單位,作傳道人宿舍及詩班小組活動之用,成為青年團契交流的好地方。
• 1988至1998年:華基堂在華富閣舉行崇拜,約九至十年,這段時間,華富閣成為教會的核心據點。

轉折與結束
  「1998年,華基堂遷入田灣新堂,結束在華富閣的崇拜時期。2011年,教會售出華富閣物業,售價400萬元。當我們今天看田灣華基門口的石板,是否提到華富閣?這裡曾經是華基堂第⼀個屬於⾃⼰的家,承載了無數禱告、崇拜和信⼼的故事。」

結語
  「華富閣不只是建築,它標誌了華基堂從租用場地到擁有物業,再到遷入新堂的過程。這是一段充滿恩典的歷史,也是教會成長的重要見證。」

👉華富閣 圖片集



👉華富閣堂址外貌1

👉華富閣堂址外貌2

👉華富閣茶餐廳
昔日的「華富閣茶餐廳」;現在已是「百食坊」。

👉華富閣崇拜禮堂

👉聚會

👉進行水禮
參考資料︰


👉華富邨_維基百科


👉華富閣 World Fair Court 華樂徑4號 (中原地產 屋苑專頁)
  華富閣位於華富華樂徑4號(中原樓市片區:華富)。發展商為華懋。入伙日期由03/1978開始。華富閣提供200個單位。華富閣的實用面積由287呎至563呎。小學校網為18。中學校網為南區。

👉華富閣 WORLD FAIR COURT(OneDay 搵地)
華基堂在華富閣,由1985年至2011年
成交記錄︰2011-10-07 02樓1&4-6室 400萬


👉Desmond Walking Tour (22):香港戶外直播-華富邨 / 華富閣 / 薄扶林村 (直播日期:23/1/2023)
華富閣的外觀 [1:13:36-1:20:00]


華富閣茶餐廳︰
  這裏,在華基堂兩堂崇拜中間,弟兄姊妹常到吃早餐之食堂,與餐廳老闆及職員相處融洽。
  華基在撤出華富閣前一周,愛儀姐知會餐廳老闆。


👉華富閣茶餐廳 ~ 轉角遇到愛
我喜歡這食評(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的副題︰「轉角遇到愛」

按華基五十周年特刋內容(p.53),2011年10月,成功售出華富閣二樓物業。

真是沒料到,openrice 有華富閣茶餐廳! (👉華富閣茶餐廳_openrice)

文稿︰華基堂在華富閣 (初稿)

關於華富邨︰
1968年9月27日,時任香港總督戴麟趾主持華富邨的開幕典禮。

關於華基堂︰
1.母會北角堂聘請潘士宏先生負責華富邨佈道工作,由傅堅理牧師協助,每週日租用大禮堂作兒童級主日學之用。(9/68)1968年
2.宣道會華基堂暨青年中心(華基樓620-622室)正式啟用,並聘請簡亦微先生擔任堂主任。聚會包括兒童主日學、主日崇拜和青年團契。(9/69)1969年
若以華基堂啟用華基樓620-622室時開始計,華富邨開幕剛好一年;或說華富邨大華基堂一歲。

關於華富閣︰
華富閣位於華富華樂徑4號,發展商為華懋,入伙日期由03/1978開始。
華富閣提供200個單位。華富閣的實用面積由287呎至563呎。小學校網為18。中學校網為南區。
華富閣剛入伙時,華富邨10歲,華基堂9歲。
今年2025年,華基堂56歲,華富邨57歲,華富閣47歲。

華基堂@華富閣


【1985年,華基堂16歲(華富邨17歲/華富閣7歲)】
以23萬元購買華富閣2樓1室作為傳道人之辦事處和祈禱室。(9/1985)
● 華富閣二樓一室,有個長型的廳、兩個辦工室。而最特別的是兩個辦工室中間有一間小祈禱室,約容納一個人,關上門後似間密室,令人聯想到《馬太福音》耶穌的教導︰「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太6:6)

【1988年,華基堂19歲(華富邨20歲/華富閣10歲)】
購買華富閣三個單位千餘呎(2樓4-6室),於19週年時開始認獻,樓價共88萬元。(7/1988)
● 三個單位打通,可作不同聚會之用。主要是在主日的兩堂崇拜、星期三的祈禱會;定期的水禮、不定期的講座、感恩聚會…
● 各項聚會(例如︰崇拜)前是需要有弟兄姊妹去開凳排好椅,預備聚會場地。
● 三個相連的單位設計成L形,講台在中間角位,兩邊可坐會眾,會眾較喜愛坐 直接對講台的一邊房問(正廳),詩班員是坐在另一邊(偏廳)。
● 講員講道時較多是面向正廳。有一次梁家麟講道,講道兩邊都有望。
● 祈禱會時仍有用跪墊。
● 印象中,曾掛有王明道先生的墨寶,內容是詩篇廿三篇。
● 植入廣告︰「基拉查經組」曾在華富閣開組查經,今在華基的103室聚會,時間為每個月第二及第四個星期六下午二時至四時。

【1992年,華基堂23歲(華富邨24歲/華富閣14歲)】
購置華富閣3室,作為幼兒級和青成級主日學場地。(1992)

【1994年,華基堂25歲(華富邨26歲/華富閣16歲)】
購入華富閣8C單位作為傳道人宿舍及詩班小組活動之用。(1994)
● 華富閣8C,是傳道人與青年團友分享交談之好地方。

【1998年,華基堂29歲(華富邨30歲/華富閣20歲)】
**未確實︰售出華富閣8C單位,售價是148萬。(28/04/1998)???
舉行田灣新堂奉獻禮暨29週年堂慶崇拜(27/09/1998)
● 由1988年至1998年,華基堂在華富閣進行崇拜聚會,約有九至十年的時光【華基堂20至29歲(華富邨21至30歲/華富閣11至20歲)期間】。
● 當時的「華富閣茶餐廳」(今日的「百食坊」)亦是華基弟兄姊妹常到之地。
● 華基崇拜改在田灣新堂前一周,華基有執事通知餐廳老闆。

【2011年,華基堂42歲(華富邨43歲/華富閣33歲)】
售出華富閣物業2樓1&4-6室,售價400萬,(07/10/2011)
● 當你今日細心閱讀田灣華基門口石板上的文字時,是否提到華富閣這聚會地點,華基堂第一個物業?
華富閣隱藏了,會有一個隱藏的故事嗎?


👆回頂
👉華富導賞祈禱

華富大禮堂/華富社區禮堂

導賞講稿 (華富大禮堂/華富社區禮堂)

開場白
「各位弟兄姊妹、朋友們,⼤家好!歡迎來到華基堂歷史導賞。我們今天要⼀起回顧這間教會從無到有、從⼩到⼤的成⻑故事,看看神如何帶領我們⾛過 56 年。」

1968 年,福音的種子
「華基堂還未正式開堂之前,1968 年 12 月 6 日至 8 ⽇,在華富邨的⼤禮堂舉⾏了⼀連三晚的⾳樂佈道會,這是我們第⼀次在這個社區公開傳福⾳。想像⼀下,當時的華富邨剛落成不久,居⺠⼤多是基層,⽣活簡樸,但⼼靈卻渴望盼望和愛。這三晚的聚會,成為華基堂福音工作的起點。」
互動問題:「大家猜猜,當時參加音樂佈道會的人數大約是多少?(提示:比我們今天的 聚會還要熱鬧!)」

兒童主日學的開始
「1968 年 12 月 15 ⽇,⺟會北⾓堂派遣⼗多位義⼯,開始在⼤禮堂舉辦兒童主⽇學。孩子們坐在簡單的木椅上,唱詩歌、聽聖經故事,這是華基堂最早的兒童事工。到了 1969 年 9 月底,華基堂正式開堂,主日學也搬到本堂舉行。」

華富大禮堂的回憶
「當年的華富大禮堂,是我們舉辦大型聚會的重要場地。每逢浸禮、復活節合崇拜、堂慶崇拜、聖誕崇拜或大型佈道會,弟兄姊妹都要從華基樓把音響設備、椅子等大量物資搬到禮堂。⼤家排成⼈龍,在⻑樓梯傳送物資,場⾯壯觀!這不只是搬運,更是⼀種同⼼合意的見證。」
互動問題:「如果你當時在場,你會選擇搬椅子、搬音響,還是負責打氣呢?」

重要里程碑
• 1972 年 4 月 3 日:與生命中學、本邨潮人生命堂聯合舉行聖樂佈道會。
• 1974 年 9 月 29 日:舉辦五週年堂慶感恩崇拜。
• 1988 年 4 月:添置玻璃纖維製的活動浸禮池,首次在華富大禮堂使用,由簡亦微牧師施浸。
• 1988 年聖誕節:舉辦大型佈道劇《門的秘密》。
• 1995 年 1 月 1 日:舉⾏元旦崇拜,並告別華富邨⼤禮堂,結束⼀個重要時代。

結語
「從 1968 年的⾳樂佈道會,到今天的華基堂,這是⼀段充滿信⼼與愛⼼的旅程。每⼀個 細節,都見證著神的恩典,也有無數弟兄姊妹的付出。希望這段歷史,能激勵我們繼續同心前行,為主作光作鹽。」

👉華富大禮堂 圖片集



其他︰
👉大禮堂聚會1

👉大禮堂聚會2


👉少年電影佈道會(1975)


👉十五週年堂慶(1984)


👉真理樂園(1988)


👉聖誕崇拜及水禮1(1988)

👉聖誕崇拜及水禮2(1988)


👉門的秘密


👉1995年1月元旦崇拜,並告別華富邨大禮堂。

參考︰

今日的「華富社區會堂」︰

👉帶你去傳說中嘅「華富社區會堂」! 把握機會登記流感疫苗接種喇~

華基曾在培英中學大禮堂合堂崇拜。

👉培英中學 - 南區中學巡禮之網上南區中學遊蹤

👉培英中學 - 創校一百四十六周年_校友分享:李俊樂(志社)演奏1

文稿︰華富大禮堂/華富社區禮堂 (初稿) 華富大禮堂

開場引言

華基堂未正式開堂,已於1968年12月6-8日在大禮堂首次一連三晚音樂佈道會,開展佈道工作。

此外,自1968年12月15日開始,母會北角堂派遣十多位義工到來協助,在大禮堂舉行兒童主日學。1969年9月底開堂後,主日學也搬到本堂舉行。

當年的華富大禮堂是華基堂的重要活動場地。
每當舉辦大型聚會(如浸禮、復活節合堂崇拜、堂慶崇拜、聖誕崇拜和大型佈道會等),大家都要從華基樓堂址運送大量物資(包括音響設備和椅子)到禮堂,聚會後也要搬回教會。
堂會老老嫩嫩,不分彼此,排成人龍在長樓梯傳送物資,好不壯觀呢!大家齊心合力,擴建這家!

4/3/1972,生命中學與本邨潮人生命堂與本堂聯合舉行聖樂佈道會。

29/9/1974,舉辦五週年堂慶感恩崇拜。

4/1988,教會添置一個玻璃纖維製造的活動浸禮池,在華富大禮堂首次使用,由簡亦微牧師施浸。

1988年聖誕節,舉辦大型佈道劇《門的秘密》。

1995年1月元旦崇拜,並告別華富邨大禮堂。


👆回頂
👉華富導賞祈禱

華富導賞祈禱

華基56周年堂慶 之 華富導賞祈禱團


目的︰走過華基的歷史足跡,展望將來,以禱告來交託於主。
日期︰10月12日 (星期日)
內容︰
15分鐘
集合於青年中心及前往華清樓球場影大合照

1小時30分鐘
導賞 – 由導賞員及組長帶領,走過4個點,到達每一個點,導賞員先分享及互動15分鐘,內容包括過往華基的歷史,華基人的參與以及主的恩典等等。
接著,由組長帶領祈禱5分鐘,按著每一個點,分別有四個祈禱主題︰
1. 感恩回顧主恩典
2. 重建城牆神帶領
3. 心懷鄰舍結伴行
4. 基督權掌見新生

30分鐘
返回於青年中心,分組祈禱 (由祈禱組負責) + 茶點

華富導賞時間︰
第一場 (中午12:00 至 下午2:15) 及
第二場 (下午2:30 至 下午4:45)
每場人數︰40人;分4組,每組10人

路線(四站)時間︰
第一場︰12:20-12:40 / 12:40-13:00 / 13:00-13:20 / 13:20-13:40
第二場︰14:55-15:15 / 15:15-15:35 / 15:35-15:55 / 15:55-16:15

A組 華富閣 🡪 大禮堂舊址 🡪 華基樓6樓公園仔 🡪 華清樓

B組 大禮堂舊址 🡪 華富閣 🡪 華清樓 🡪 華基樓6樓公園仔

C組 華清樓 🡪 華基樓6樓公園仔 🡪 大禮堂舊址 🡪 華富閣

D組 華基樓6樓公園仔 🡪 大禮堂舊址 🡪 華富閣 🡪 華清樓



👆回頂
👉華富導賞祈禱 [本頁]
👉華基樓
👉華清樓
👉華富大禮堂
👉華富閣
👉華富導賞祈禱2025.10.12